副银屑病是一种逐渐增多的带有关节炎表现的银屑病样皮肤病,其共同特征为关节疼痛。其病因还不十分清楚,但有免疫学、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具有重要作用,与银屑病有关的基因常被发现
副银屑病是一种逐渐增多的带有关节炎表现的银屑病样皮肤病,其共同特征为关节疼痛。其病因还不十分清楚,但有免疫学、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具有重要作用,与银屑病有关的基因常被发现在患者的DNA中。
目前,符合副银屑病诊断标准包括有两项或以上的以下表现:银屑病样皮损,毛囊炎、指甲表现或异位表现,以及关节症状。其中,关节症状是最具有特异性和重要性的表现,表现为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僵硬和局限性骨质破坏,常类似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,但与后者关节异常畸形和疼痛范围不同。
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化需求而定,一般包括外用和内服药物治疗,例如维A酸、钙调素、沙丁胺醇、甲紫咪唑等,以及抗风湿药、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等。此外,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关节症状的缓解也具有一定的作用。
总的来说,副银屑病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皮肤病,需要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评估和治疗。关节疼痛是该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,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。